移动PCR方舱实验室
上海移动方舱实验室志愿者的采访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上海抗疫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全国各地医疗队争相驰援,其中移动方舱实验室设备工作人员是重要力量。不仅是医护人员,上海当地各界人士也加入了抗疫第一线。潘登就是其中之一。克服心理障碍,承担一线工作“一开始我很紧张,很害怕,但后来我能够积极应对。我遇到过防护服脚套破洞、试管漏水等各种情况。”潘登是一名“90后”志愿者,也是一名网络工程师。因为自己的专业,最初的工作是将信息输入健康云系统,但由于人力有限,后期潘登实际上被分配到了样本接收组。
接到任务后,潘登承认最大的问题是需要克服精神上的障碍:“刚开始,我们接触样本时,需要自己取样本,贴上标签并排序,偶尔会遇到一两个瓶盖没拧紧导致取样液泄漏的情况。当我想到可能会检测出阳性结果时,我仍然很担心。”但半个星期后,潘登已经非常熟悉一线工作,毅然承担了更多的一线职责,负责样品接收、排版、阅卷、送样。减少食物消耗直到最后一天。在每个区域的统计和筛选工作完成后,将在区域内统一分配一定数量的样本,并将其送至避难所实验室。第一步是接收面积。潘登首先要做的就是检查自己的样品数量,对比取样标签和数据,把所有零散无序的样品一一整理,确认数量并完全一致,以每板90个样品的标准一一整理后,才批准标记。所有样本确认后,他会亲自送到避难所实验室进行最终检测。
在移动方舱实验室正式运行的前期,潘登每天从早上9点就到了总部,一直待命到晚上11点以后,只遇到两个志愿者,他要随时值班,一个做核酸,一个收集样本,中间不能换班。同时,为了不浪费防护服有限的资源,潘登在进舱前几个小时就开始不喝水。潘登说:“我以前早上空腹喝水。我来收容所的时候,早上大概连豆浆和牛奶都没喝。避难所工作结束后尽量给我补充水分。”(潘登每天工作10个小时左右,累了就在椅子上打个盹。每天结束后,他的防护服里里外外都是湿的。)其实最危险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地方。这是潘登第二次来到移动避难所实验室寻求支持。“第一周参加是响应政府和单位的安排,第二次纯粹是个人。小区解封后,为了不与公司上班时间冲突,我休了年假。”潘登说。第二轮志愿报名时,潘登遭遇了父母的不理解和反对。知道他无法说服儿子的决定,他的父母给了他最大的尊重和支持,并不断告诉潘登每天做好预防措施,注意安全。他必须穿防护服。被问及为何潘登如此坚决,他笑着说:“像我这种锻炼一周的人,入门效率还是挺高的。现在上海疫情又严重了。我们就住在附近,能帮忙就帮忙。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可以用年假做更有意义的事情。”90后志愿者抗击流行病的中流砥柱,讲了这两位志愿者的收获。潘登说,让他印象最深的是,这些志愿者和自己年龄相仿,大部分是“90后”。每个人都主动加入到抗击流行病的第一线。潘登今年因工作原因将离开上海,希望如他所说,最后一个月将是一次有意义的旅行。
目前上海防疫形势严峻,移动方舱实验室不断迎来新的志愿者。每天可以现场调配60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最多时超过100人。总部的医护人员为机舱内外的工作忙碌着,潘登这样的志愿者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人员提供着坚实的后盾。“实验室根据生物安全柜的数量来确认通量和匹配人员,一般一个班次8-10人,还需要配备外围辅助人员,涵盖样本采集、初步整理、健康云接入上传、结果输入等流程。一个柜子整体需要配12-15个人。”移动避难所实验室负责人薛炯说,“为了保证一切有序运行,所有工作人员和实验人员都在坚守岗位,齐心协力战胜疫情。”目前最感动的是平凡而真实的赤子之心!加油上海,加油中国!
- 上一篇:生物安全柜的消毒方法和步骤
- 下一篇:生物安全柜内消毒的注意事项
相关文章
- 移动PCR方舱实验室PCR仪自动化热盖加热系统
- 什么是移动PCR方舱实验室?
- 未央区完成10座便民核酸采样亭建设(三)
- 为何要做多轮核酸检测?湖南疾控答疑
- 方舱实验室用途
- 生物安全柜操作及使用方法
- 核酸采样亭安全性如何保障?
- 解密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性能及要求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核酸采样小屋“上线”啦
- 最齐全的自动核酸提取仪品牌
- 电热恒温培养箱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核酸提取方法、纯化及相关应用场景
- PCR实验室-产品设备解决方案
- 移动pcr方舱实验室设备之pcr仪扩增和检测
- 生物安全柜简单配件更换
- 核酸采样工作站投入使用
- 分子实验室如何选择核酸提取仪?
- A2型生物安全柜安装说明书
- 博科医用冷藏箱,医用冷藏箱注意事项
- 自动售药机市场前景如何